钢琴结构浅说

编写 / 吴红江 马芮

 

第一编 平台钢琴

第五章 外壳

 

I 、钢琴外壳进化的历史事件

 

1770

朱姆普 Zumpe 、布劳德伍德 Broadwood (英)加固琴框、改进钢琴机械、扩大音域。

 

1870

戴克尔 Decker (美)使用平台钢琴外壳弯曲胶合技术。

 

1870 年代

西奥多·斯坦威发明内外框同时制作技术。

 

II 、斯坦威钢琴的边框和外壳

一架钢琴的边框和外壳(这两个概念常常一起或者交互使用)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对于铸铁架和琴弦来说,它们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它们是音板的坚实基础。对于键盘和击弦机而言,它们又是非常坚固的平台。除此之外,它们是整架琴的外壳。优美的外表又使之成为一件雅致的家具。

钢琴的边框分为内框和外框两个部分。外框的作用是形成弦和音板振动的外围结构,同时起到对钢琴声音增大的作用。内框上面放置音板和骨架,它必须坚实而有足够的承重力量。

在这一部分的制作上,大多数钢琴制造商都是先从内框开始,制作好内框后,将音板固定其上,然后将外围绕它并与之相粘接。这种方法使得结构的统一性遭到破坏,直接造成了声音振动传播的散失。斯坦威钢琴公司的独特方法是制造内外框的工作是同时进行的,并且是将内外框作为一个整体来制作。

 

II I 、独特的美森翰林声学结构

1 、美森翰林的声学模型 2 音板拱形器

 

图 1-60 :美森翰林音板试验 2 音板拱形器

 
将一个长短恰到好处的杉木长条( 105 × 20 × 4.5mm )平放在带有两个固定终端的基座上。只需将一张名片插入杉木长条与固定终端的交接处,杉木长条就会高高隆起。这个现象印证了内框架“差之毫厘”的变化,足以给音板弧度带来“失之千里”的影响。
 

2 、美森翰林拉力共振器

为了避免年久钢琴音板下陷导致外壳弛张对钢琴音质带来不良影响(参看美森翰林的声学模型 1 ),美森翰林制作了它非常独特的声学结构,在其平台钢琴的音板背部设一拉力共振器,俗称“蜘蛛”,用六根直径为 12 毫米的米字型钢筋将音板的栖身所在(内框架)紧紧地绷为一体。这些内框架连同外框架均以自然界的硬木之王——枫木多层胶合而成。
 

图 1-61 :美森翰林( Mason & Hamlin )的“蜘蛛”背

 
 
原载《中外乐器信息》2008年4-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