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击弦点的选择
激发弦使其振动的位置 ,也就是弦槌的击弦点,它决定了乐音的振动成分。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 · 杨( Thomas Young )在研究用各种方法激发琴弦振动时发现,一条弦被激发振动时,波腹处在击弦点上的泛音被加强,波节处在击弦点上的泛音则被抑制或消除。根据杨氏定律,钢琴在设计过程中将击弦点设定在产生不协和泛音成分的琴弦 1/7 、 1/9 等处。
当然,击弦点的选择并不是如此单一。《钢琴制造》一书介绍说:低音区和中音区的击弦点同样都在弦长的七分点和九分点位置;第 6l 弦组以上各弦组的击弦点均匀地由 l/10 向 1/18 甚至 1/24 变化;硬而尖的高音槌的击弦点可以缩小到弦长的 1/35 ,这时音色具有较尖锐的铃声般的色调。英国钢琴设计家富雷建议,第 88 弦组 (c 5 ) 的击弦点应在弦长的十四分点处,第 76 弦组 (c 4 ) 在十二分点处,第 64 弦组 (c 3 ) 在十分点处,第 52 弦组 (c 2 ) 在九分点处,第 40 弦组 (c 1 ) 在八分点处(张茂林先生《钢琴调律音乐声学基础》)。
我们可以想见,这是琴弦振动非谐性这一特性影响下,杨氏定律理论在实践中的现实反映。由于钢琴在制造、组装、使用过程中不可预知的种种因素,对击弦点进行再次调整也是调律师进行整音所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
2 、击弦点的调整
弦的振动周期决定于弦的长度和波在弦上的传播速度,等于:
2L / α
即弦的振动周期与弦长成正比。
前人在考察中得出结论,击弦历时(弦槌击弦时在弦上的滞留时间)长短是决定钢琴音色的基本因素。如果击弦历时等于或者稍微长于振动周期(钢琴高音区有这种情况),那么在音里头不会听到多于头一两个谐音。如果击弦历时短于振动周期,那么在音里头甚至有最高次的谐音。
实际上,琴弦击弦时不是只打在弦的一个点上,而是打在弦的某一段上。由下图可知,提高击弦点可加大击弦历时与振动周期的差,因而可使声音变亮。
图 3-1 :弦槌击弦示意图
练习 9 、调整击弦点
练习目的 :改变击弦点,体会其对音质的影响
使用工具 :活扳手
工作方法 :
1 、旋转竖式钢琴 击弦机下螺丝,抬高或降低击弦点。
2 、向外轻拉平台钢琴键盘机械,改变 击弦点 。
3-2 :调整立式钢琴击弦机下螺丝改变击弦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