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伦敦Steinway工厂 之二:现实
文/ Allen K. Wright
译/吴红江
 
Steinway可能已就伦敦工厂进程向公共消费提供了轮廓清晰的、直截了当的乐观预测,看来,内部至少正在追求较为谨慎的态度。在听取了赫尔曼?伊利恩(Herman Irion)关于伦敦条件的报告后,董事会指示他给乔治?埃舍比(George Eshelby)书面指令“目前不要开始新钢琴的生产,而是让他的人将时间和工作专注于去实现完成伦敦工厂的计划……与此同时,将埃舍比先生的编制尽可能减少到最低,而保罗?比休伯(Paul Bilhuber)先生回到纽约。”这个声明似乎表明一个战略控股模式,而非是贸易出版物报导的“全速前进”做法。
对政策的许多方面,威廉?R?斯坦威[William R.Steinway ,“比利”( Billy)],该公司的欧洲总经理,同他的兄弟西奥多(Theodore)和纽约董事会的不同到了令人吃惊程度。事实上,较之纽约董事更为谨慎的态度,威廉有时似乎更遵循管理的“该死的鱼雷”的风格。他在1921年12月由伦敦写给保罗?施密特(Paul Schmidt)的信中解释说:……看到我们所有的精心安排是非常难的 [原文如此],严肃讨论的建议被老板拒绝了。我们是在现场,深入了解有关情况,并且给出我们的最好的建议 [原文如此],老板们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欧洲,并且是战前的欧洲。如果埃利希(Ehrlich,汉堡总经理)、埃舍比和我是欧洲Steinway的唯一拥有者,我们会即刻毫不犹豫地去做各种各样的我们暗示纽约的事情——即收买Bluthners,接管巴黎(购买和运行的巴黎Steinway经销商),允许皇家公园厂小规模开始……等等,我们是如此坚信我们是对的,作为业主我们将承受在纽约看来的一堆风险。
在1921年12月10日召开的举足轻重的纽约董事会上,弗雷德里克?斯坦威(Frederick Steinway)给出明确的指令,要埃舍比和威廉?斯坦威(William Steinway)停止写信要求批准埃舍比经营他在伦敦的工厂。表面上要不偏不倚合议,然而,汉堡董事西奥多?埃利希(Theodore Ehrlich)代表他的英国同事的目的大力游说,解释说埃舍比“将满足于制造一个星期只生产两台钢琴,因为这将足以让他立足于基于他在生产英国制造的钢琴这一事实的广告战役。”虽然这个建议有虚幻的镜雾(smoke-and-mirrors)策略之嫌,埃舍比坚持自己的信念,即近期的战争留下了大量针对德国制造的钢琴的敌视者,并且由此使得他们仍然难以销售给英国公众。
埃利希的报告强调了埃舍比做法的完整性,他说他有信心埃舍比“真是尽其所能推销德国钢琴”,他建议他的所有经销商选择他们的乐器优先于美国制造的乐器。至少从书面记录看,在此期间,似乎是一个亲密的相互支持的关系存在于伦敦和汉堡分支机构之间,埃舍比对伦敦工厂的热情并非植根于转移汉堡业务的欲望。
 

照片1:乔治?埃舍比(左),威廉?R?斯坦威(右)。1921年汉堡经销商杂志《Mitteilungen》原标题“两位先生被拖离自己的工作以拍下这种原始快照”。

照片2:西奥多?埃利希,汉堡Steinway常务董事。(1921)

 
这两个欧洲办事处一同引领每次辩论说服纽约确信伦敦工厂是可养活的,甚至是有利可图的。1921年4月,埃舍比甚至就取代巴黎Steinway经销商[当时由穆勒(Moulle)经营]这一想法写信给弗雷德里克?斯坦威: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想法是能够以低价将(伦敦制作的Steinway)导入法国,并宣布我们在法国的全部的批发和零售利润增加了。工厂的营业额,不会因代理人为获取营业额的目的销售太便宜而失去利润。
然而归根结底,埃利希、埃舍比或威廉?斯坦威提出的论点没有改变纽约管理部门的思想。1921年12月Steinway董事会会议纪要解释说,弗雷德里克?斯坦威“绝不会批准启动英国工厂——如果不能使他相信几年来德国钢琴没有进入英国市场的可能性。因为他发现埃舍比先生对此的声明是错误的,他并没有称赞任何类似的断言。”董事会强调,他们也没心思去批评导致伦敦工厂启动的行动,弄出了一个错误,他们很愿意不了了之。有一些欣慰的事实,由于已经在那里进行各种操作(局部装配,维修和修复),运行皇家公园设施的每年5000英镑的费用已经相当大程度地回收了。
召回查尔斯?斯坦威(Charles Steinway)担任Steinway公司总裁时首次给予工厂项目的赞同是适时的。亨利?Z?斯坦威(Henry Z. Steinway)在1998年建议(译注:原文如此,疑为1918),鉴于弗雷德里克?斯坦威本质上更保守的经营方针,一旦他接手公司,他可能只会去明确两个Steinway工厂是相当足够了,而伦敦创业风险太大。也许他从一开始就不信服项目,从而当英国公众恢复接受德国进口形式和其他增长的经济并发症的争论裂痕明显表面化时,更容易撤出对它的支持。
战后如此迅速反弹的德国钢琴进口形势可能影响Steinway的决定,从而戏剧性地改变工厂的形势。在战争期间所显示的敌意的、强硬的反德的态度和做法迅速减弱,被市场的更加务实的态度和策略所取代。接近1918年11月停战前的几个月,德国开始出口钢琴(最初出口到荷兰和比利时)。从1919年5月开始,英国政府允许恢复钢琴进口到战前数量25%的水平——此数量迅速增长。战争开始前,英国一年大约进口20,000台德国钢琴,1922年7月,该数字就从战争期间的“零”反弹至15,000。
 

照片3:观览建筑装修之前的工厂大楼北端,显示了主建筑(中间),装配车间(右侧),和从大西部而来的铁路侧线。注意第一次世界大战政府拥有的箱厂留下的成堆的箱子。

 

战后德国钢琴销售复苏这么快可能会让纽约的Steinway管理者大吃一惊。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英国在战后多年也不会出售德国乐器的反德偏见和恐惧,体谅短暂但有影响力的 “永远不再!”团体的奇特现象是有益的。
1919年7月,英国音乐批发商组织起“永远不再!”运动,意图鼓励钢琴和留声机贸易商发誓不买在德国——只是一个最近憎恶的敌人——制造的任何产品。为期至少一年。包含公开的民族主义诉求的传单被发给零售商:
在战争期间德国人所采用的方法,制造出厌恶和恐惧的感觉贯穿了我们的国家。在引起精神上完全的同感后,我们署名承诺:和平签字后,自己一在个明确的期间内,不买或以其他方式收购乐器(小件货物)和/或德国制造的或德国“血统”的配件 [原文如此]。在战争期间,我们既没有意愿也没有权力与敌人进行贸易。现在战争结束了,我们乐意限制自己同没有发生文明受辱的国家进行交易。由于我们的企业是英国的乐器商号的代表,我们确信,我们的联合行动将受到商业的同情和支持,发誓提供的货物将不是德国“血统”的。我们的客户将欢迎此担保。

此宣言事件不过是两个恶名昭彰的反对德国和它的音乐产品的持续运动事件中的那个更有组织的一个。在1914年,歇斯底里的战争迫使吉尔德霍尔音乐学校放弃它的Bechstein钢琴。1916年,Bechstein(是迄今为止最受推崇和成功的德国钢琴制造商)自己被迫关闭其伦敦办事处,并停止向英国出口其产品。
尽管有这些强烈怨恨的趋势,现有的经济现实和市场不知疲倦的实用主义使运动迅速结束。但在某些方面,强度和持久的情绪为乔治?埃舍比的明显的信念——很长一段时间内,德国钢琴仍将难以让英国公众接受——提供了一个似乎合理的背景。如果没有进一步的书面证据,是不可能知道埃舍比的错误判断是否是基于他不正确的经济格局解读,还是用于证明他的工厂项目的务实的论据,或基于情感和偏见的决定——或三者的某种混合。
回顾往昔,不管怎样,埃舍比的说法的可信度,由迟至1922年英国的一些Steinway经销商仍在报告说“销售德国钢琴困难”而加强。Steinway内部备忘录提供了洞察反德情绪在英国持续影响的纪录。Steinway在利兹的代理权主是“一个热情的Bechstein的人,战争期间在利兹陷入严重麻烦,因为他与伦敦的前Bechstein经理马克斯?林德勒(Max Lindler)很友好 。”他向伦敦Steinway报告说“现在他不能卖Bechstein”,而他与Bechstein的友谊不会有助于他成为一个很好的Steinway代表。在纽卡斯尔泰恩河畔另一个经销商说,他们没有运送任何德国钢琴,因为那里对他们仍然有相当大的偏见,而且价格过高。所有仍然代理Bechstein及其他德国牌子的苏格兰经销商,声称他们不能因为政治偏见而出售德国钢琴(特别是Bechstein),而事实(重申)是价格过高。
奇怪的是,在所审查的时期,Steinway几乎没有被伦敦的音乐贸易刊物提及(不像美国行业媒体的高调)。总部设在伦敦的出版物《钢琴制造者》(The Pianomaker)在其1913创刊号中宣布与德国钢琴斗争,随后拒绝刊登他们的广告。《伦敦音乐行业评论》每册期刊至少包括一个单一的Steinway广告,但没有提及Steinway的文章。因此,由英国本土的制造业集中于德国钢琴制造商的嫉妒和偏见的强烈光束,似乎都指向Steinway的方向。另外,阿拉斯泰尔?劳伦斯(Alastair Laurence)提出过失的原因可能在于少许敌对:虽然没有党羽,美国的一家公司(与德国关联)被由本地制造商小圈子支持的出版商有选择性的忽视。这并不是不可想象的——Steinway本身就满足于工厂在英国维持低调,直到对战争的怨恨逐渐淡出,工厂已在同行业中站稳了一席之地。

 

照片4:装有各种滑轮式工具的与主楼并肩的小机器车间

 
在战后特定时期——深刻的社会和经济调整的时代——Steinway的内部挑战是决定“是否和如何快速地使汉堡工厂的生产再次成为可用”,最有利可图和有效的战略是“是否保持伦敦和汉堡工厂或集中在汉堡的努力”。
关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弗雷德里克?斯坦威在1922年9月写信给Steinway伦敦的会计师查尔斯?卡尔文(Charles Cover)解释说,我已经察看过涉及提高产量的汉堡编制,觉得我们要大大依赖国家的政治局势和汉堡的住房设施才可以恢复到这里战前的营业额。你的保持严格执行英国工厂的最经济的路线的建议是非常明智的,只能希望伴随来自汉堡的半成品乐器逐步发展皇家公园工厂的活动范围。但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喜欢强制出售、倒闭或报废整个工厂。汉堡将帮助我们在接下来的几年内筹措工厂资金,还清银行贷款,逐渐增加活力,趋于建立良好的英国出品贸易。
虽然Steinway最终决定利用汉堡工厂在欧洲装配全弦列钢琴,但仍然假定皇家公园将继续发挥作为半组装厂的至关重要作用。可是,Steinway内部文件显示,事实是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致使此举成为难以满足的任务。问题在汉堡和伦敦工厂之间协调生产时出现了。
想到1922年12月工厂的工头W. A.肯纳德(W. A. Kennard)在对保罗?比休伯的哀叹,我们举个生产错位的例子:
我们试图在不幸的境况中做到最好,但是受到过度的企业日常开支和昂贵的门店费用的阻碍,我们很难做秀。然而,当大多数钢琴布满抛光的地面,没有调整,部件未经适配,100个我们的工作人员,包括来自霍尔下来的维修人员,呈现出一个相当繁忙景象。
这种情况最终告吹。尽管有新近修复的D型琴在建,一时间需要他们大量的工作,汉堡仍能够应对他们自己的精加工,发送越来越多完整的乐器了。结果,我们不得不逐一放走我们已经聚集的很多好男人,直到我们现在的58个员工都被都告知。
我们当然十分清楚,将自己方便做的工作送给我们对汉堡而言这将是糟糕的政策,但事实仍然是,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期望的是什么。汉堡解释说意外总是会发生,他们害怕做出承诺。目前,我们渴求竖式钢琴,渴求布满平台钢琴[原文如此]。事实上的情况是,他们给我们送K型竖式钢琴的单板抛光板的板材和轴杆制成的角线,因此,如果我们急于在圣诞节前仓促行事,涂饰将会“下地狱”,那么皇家公园工厂将获得一个坏名声。
 

照片5:主楼的大型机房。注意光线从北向天窗照进。

“一个奇特的新鲜事物是货车运输系统,通过它,所有木材和材料由轨道上运行的小货车上径直地输送进车间......”(汉堡的经销商杂志原文)。

 
1922年4月,埃舍比曾写信给在汉堡的西奥多?埃利希(Theodore Ehrlich)抱怨,因为汉堡的生产是如此远远地落后,Steinway因无法供应经那些销售其他制造商的钢琴以支付他们的开销的销商而正在失去销售。他认为,皇家公园可以提供帮助,如果汉堡能够将大致完工的钢琴船运到伦敦:“……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工厂在皇家公园无所事事……只要目前情况存在,皇家公园就可以作为一个扩展阀,前提是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保持一个可迅速增加的小机构的方式。”
埃利希回应解释说,汉堡无法扩大生产以供应皇家公园半成品钢琴不瓦解其整体工厂流程。在随后的一个月,埃舍比写信给在纽约的弗雷德里克?斯坦威道歉,再次提及工厂(不服从斯坦威早些时候明确禁止的话题),并宣布汉堡的拒绝“很可惜,因为他们有干木料,边框等,这些我们不具备……我们会花时间去召集人做这些我们以前没有做过的(弯曲边缘)工序。”他要求准许开始把足量木材放入干燥窑“开始制造”,并解释说需要六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准备木料。
内部讨论的同时,西奥多?斯坦威(Theodore Steinway)持续保持对伦敦创业的怀疑。1922年7月,他写信给总裁弗雷德里克?斯坦威(Frederick Steinway):
如果汉堡能够除了定期完成的成品输出还能供给皇家公园部件,会是个理由让我们这样做,但是为了提供皇家公园部件和半成品反而限制汉堡输出成品似乎是愚蠢的,因为它会采取有利可图的业务远离老字号,完全运行组件厂。
 

照片6:新近修缮的装配车间的内部

 

文章第3部分——“结果”——将描述多年积极运作的皇家公园工厂的最终命运和以及工厂大楼的处置。

 
原载于《广东乐器世界》201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