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约有 600 年的历史。由于这个特殊的历史环境,钢琴文化在北京得以蓬勃发展。
1922 年,我国第一所专门的音乐教育机构——北大音乐传习所——在北京成立,标志着钢琴文化在北京的发端。时至今日,全国的九所音乐学府中有两所设立在北京,它们分别是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设有附中、附小,中国音乐学院设有附中)。此外,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设有钢琴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及其它一些院校拥有各自的钢琴专业。如此庞大、完善的音乐教育机构使得全国各地的钢琴学子汇聚北京,加之浓厚的文化氛围导致的留居者中钢琴使用者的不断扩大,使得北京成为了重要的钢琴市场。
这广大的市场成为众多钢琴商家的淘金之地。虽然北京拥有年产 40 , 000 台钢琴、产量位居全国第二的北京星海乐器集团以及“长城”、“海乐尔”等数家小型钢琴厂家,依旧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钢琴的多样化需求。于是,全国各地的钢琴厂家的众多钢琴品牌以各种渠道涌入北京。
下面,记者试图通过对北京市内的几家内地钢琴零售商的采访材料汇集,对北京钢琴零售市场做一次管中窥豹的描述。
文内数据由相关琴行提供。
I 、 分羹市场
1 北京——无可替代的战略位置
北京吸引商家的不仅仅是它巨大的市场,也在于它无可替代的战略位置。作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它是钢琴这一文化商品的重要基地——从厂家来说,北京是各厂家经销势力贯穿南、北方市场的一块根据地。所以以上海钢琴公司为首的厂家会在北京设立代理商,福州和声公司会极力支持它在辽宁的重要合作伙伴“红东方(即辽宁的‘东阳琴行')”进入北京,珠江集团会把鲍蕙荞钢琴城作为华北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
同时,作为钢琴商品的重要基地的北京又是经销商的市场要隘。北京秦川金和弦乐器有限公司与秦川公司在河北、天津的 7 家琴行遥相呼应,使秦川公司的销售势力达到华北三省市。与此相对应,北京的钢琴零售商中的“北京姜杰钢琴城”、“北京鲍蕙荞钢琴城”等商家也以北京市场为依托,分别在河北、天津开设分公司,欲向华北扩张。
2 北京钢琴市场钢琴零售商的构成 北京市场的钢琴零售商大致分为如下几类。
星海集团直属经销单位、下属企业经销单位及合作销售单位。其中,星海集团直属钢琴经销单位 7 家,合作销售单位 30 余家。
北京本土崛起的、大规模经销外省品牌的乐器商。其中,比较有规模的包括:北京姜杰钢琴城;北京鲍蕙荞钢琴城;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
外省市厂家代理商。如:上海钢琴公司的一级代理商——北京施特劳斯乐器销售公司。
外省市成功商家为谋扩大发展而入住北京的。如:北京秦川金和弦乐器有限公司、北京红东方钢琴行。
香港两家国际公司:通利( TOM LEE )、柏斯( PARSONS )。
世界名品牌的独家代理。如:代理 STEINWAY 的星威琴行。
II 、“ 游戏”规则 由于多年的发展,北京钢琴零售市场相对成熟。在发展中,它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规则。如果想在北京钢琴零售市场“掘金”、“做大”,就必须遵守这个市场中的一些“游戏”规则。
从北京钢琴零售市场的发展来看,这些“游戏”规则的始作俑者主要是鲍蕙荞钢琴城和姜杰钢琴城。规则的内容涉及到商家形象、服务内容及收费和规模。
1 售后服务的规则
将“售后服务”形成理念和体系的始作俑者是北京鲍蕙荞钢琴城。
该琴城在 94 年建店之初即提出售后服务的理念,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其售后服务部门的众多调律师形成一个服务团体,改写了琴行调律师单打独斗做服务的历史。
在发展过程中,该琴城先后两次增加免费保修年限,使其所提供的免费保修年限达 5 年,远远超出钢琴厂普遍提供的 2-3 年的免费保修年限,对其它零售商的服务形成很大压力。
此外,该琴城自 94 年起即实行调律服务(内容包括调律、整理、修复)收费 80 元 / 次的标准。该定价影响到北京市场的调律服务价格。无法形成自己售后服务体系的小规模琴行只能参照该琴城的服务价格定价。
2 品牌推动的规则 从下面表格中登录的众多品牌中可以看出,巨大的市场使得消费者对钢琴的多样化需求同样体现在对品牌的接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