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伊藤哲宏、渡边敏郎访谈 |
|
采编:吴红江 |
|
|
|
随着国内钢琴产业的发展,“调律师”成为一个行业,被纳入国家职业大典。作为劳动工具的调律工具越来越受到广大调律师的重视,市场上因而产生了专门的调律工具生产厂商。在这种态势下,不少国外品牌也进入中国,其中日本的“伊藤”和“渡边”是较有影响的两家。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两家企业,本人日前分别采访了这两家企业的负责人,伊藤兴音乐株式会社贸易部长伊藤哲宏和渡边乐器有限公司社长渡边敏郎先生。下面是这两次采访的谈话内容。 |
|
记者:请简单谈一下贵公司进入调律工具行业的背景。
伊藤哲宏(以下简称伊藤):战后的日本,开始走和平产业的道路,“音乐”是其中的一部分。做钢琴的人有,但是调律工具当时都是从美国进口的。钢琴产业不断地扩大,出现了钢琴调律师行业。调律师需要调律工具或是钢琴零部件,正好社会发展到这一程度,为了适应这一局势,面对这些人的需求,“伊藤”开始做调律工具和钢琴零部件。
渡边敏郎(以下简称渡边):80年前,“雅马哈”、“卡瓦依”两家钢琴公司,就生产少量的调律工具。60年前,钢琴产业在日本慢慢发扬壮光大,工厂、调律师、修理师需要很多工具,仅靠“雅马哈”和“卡瓦依”生产,工具数量远远不够,所以渡边商社开始调律工具的开发。 |
|
记者:工作是如何开始的呢?
伊藤:当时是从仿制美国工具开始的。
渡边:是从仿制开始的。 |
|
记者:如何看待欧美的调律工具呢?与欧美工具相比,日本工具是怎样一种状态呢?
伊藤:日本因为战败,对欧美的东西非常憧憬、向往。同样的,在日本调律师里面有的人用的是美国的工具。他们和中国调律师现在用到进口工具是一个心理。
做工具,一开始都是仿制好的东西,在日本也是同样的道理,从仿制欧美的工具开始,但是日本人自己研究这个东西。日本有调律师协会,国家有,具体到每个县也有,班组也有,每年都开会,研讨这种技术。通过协会,日本制作工具的技术逐年、逐年地在提高。日本够从一开始仿制德国工具,到后来德国要从日本买一部分工具,就说明日本工具的水平的变化。 |
|
记者:刚才您提到日本人在工具仿制的同时还进行了研究,能否详细说明一下?
伊藤:工具的精密度很重要,如果精密度不好的话,工具就不好用。日本的钢琴和欧美钢琴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尺寸差别。所以,就必须按照日本钢琴的尺寸来制作工具。日本调律师比较爱钻研,想象力比较丰富,每干活的时候就想,这里要我要是做这么一个工具是不是会好一些?他们通过调律师协会这些组织在全国宣传和推广,把工具水平提高到美国工具水平的高度。 |
|
记者:是否可以说日本调律工具制作水平已经比美国调律工具制作水平好了呢?
伊藤:什么是好工具呢?使用的人觉得这个工具非常合手,它就是好工具。美国工具有美国工具的好处和坏处,日本工具有日本工具的好处和坏处,德国工具也同样是这样。衡量它的标准,是使用的人来判断,不是我们来判断,如果使用的人认为它非常合手,它就非常好。 |
|
记者:价格是不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导致当时的日本调律师选择日本的工具?
伊藤:当时是这个样子,虽然日本的工具不如欧美的,但是价格便宜,有很多调律师买。
渡边:欧美工具与日本工具价格相差较多,日本的工具最中庸,价格不贵、质量不错,所以日本工具较受欢迎。 |
|
记者:目前,中国的调律工具制作得还比较粗糙,但是价格是日本工具的1/10,这会不会给贵企业造成压力,使它很难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工具具有价格优势,如果工具的制作的水平上来了,贵公司将如何面对?
伊藤:中国工具的水平在提高,同样,伊藤工具的水平也在提高,这种差别不会改变。另外,从人工费的角度来讲,中国的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制作工具的人工费也在增加,工具的价格差别在逐渐减少。
渡边:考虑到中国市场的状况,我们尽量压低销售价格。因为,价格标得太贵的话,会影响销售,而工具市场又在萎缩。当然,中国厂家会慢慢把工具品质做好,慢慢接近日本的水平。中国工具的质量提高后,价格便宜的话,“渡边”考虑和中国的工厂合作。如果品质不错,会买一些,贴上“渡边”的商标。(注:“伊藤”与“渡边”均为帖牌生产企业。) |
|
记者:感谢您对《中外乐器信息》及《中国乐器信息网》工作的支持,谢谢!
伊藤、渡边:很高兴有如此一个机会让中国的乐器人士了解我们的企业!非常感谢! |
|
(伊藤公司的王健先生和渡边公司的王义明先生分别提供了翻译帮助,在此特谢。) |
|
|
原载《中外乐器信息》2004年1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