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2012上海乐展—钢琴展
文/ 吴红江
 

一年一度的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如期而至,我也如期来到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4天的时间完全沉浸其中,让我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安心体会这个世界第三大的乐器盛会。作为一名钢琴行业的从业者,我介绍一下我眼中的上海乐展中的钢琴展。

认真到底
为了搞好展会,开展头天一早厂家就开始布展。各厂的主要技术人员纷纷到场,在开展前做各种调试。忙到最晚的可能是珠江,晚上十点半才离馆。每天的一大早,开馆之前,西服革履的各厂驻会人员就开始擦琴,直擦到钢琴在灯光下闪着亮晶晶的光,让人看了赏心悦目。闭馆后,关门前,某些展商的技术人员还会利用相对清静的环境重新调试钢琴,为第二天的展示作准备。这些都足见大家对展会的重视程度。
有两件事情让我感到震动。一是Fazioli先生首次亲自参展,并带着他的爱子和加拿大的营销总裁白明威先生(加拿大人)亲自布展。Fazioli先生走到展位的各个角度观察钢琴摆放的视觉效果,然后叫上另两人一起把钢琴搬来挪去,调整位置和角度,直至Fazioli先生满意。挪挪钢琴,他们就用了几个小时。结果开展的第二天早晨,我发现琴的位置变了。原来,经过一天的展示,Fazioli先生发现原先的摆放不是很合理,影响了大家对展位浏览的舒适度,也就影响了琴的展示,他就在第一天闭馆之后对摆放位置重新作了调整。新的摆放方式让他满意了,这才一直保留到展会结束。

Fazioli先生在布展

二是,身在珠江的国际著名钢琴设计师托马先生与他的搭档莫勒先生也来到了展会现场。他们检查每一台珠江钢琴的状况,尤其是对凯撒堡极其关注,如同关注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甚至亲自动手,拿起工具进行调试,为国内设计人员所罕见。每天早上开馆之前,他们还要亲自对经过一天展示的钢琴再作调试,这种敬业精神让人钦佩。

托马在整音 莫勒在调律

“大撞车”
近年来国内的钢琴生产工艺水平提升很快,于是厂家在各个层面寻求突破。外观无疑是重点之一,毕竟它显示了企业的艺术水平及工艺能力,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概念钢琴

在Steinway在中国内地推广艺术钢琴若干年之后,内地市场的艺术钢琴开始升温。三角钢琴在顶盖内侧彩绘,立式钢琴在上、下门彩绘,是最常规的做法。整架琴的外壳艺术化处理已不罕见。

艺术钢琴

在彩饰外壳中,出现了两例同款“撞车”,都是仿制国外款式而来。早年引起关注的“保时捷钢琴”被两家公司仿制。 Steinway曾推出过“孔雀”,此次展会广州珠江与湖州华谱都推出了“孔雀”,而且两琴外壳装饰都是由二十余种木料批贴并螺钿而成。

仿“保时捷”撞车

外壳方面最扎眼的是各式各样的水晶钢琴展示出现了“大撞车”。从十几年前Kawai水晶三角钢琴作为新概念钢琴出现在中国内地,到今日上海乐展举目皆是,甚至出现了专做水晶钢琴的“罗曼水晶琴业”,不知此种外壳形式是否已到极致。很多在展水晶三角都是贴牌制作的,不知商家此举是何用意。

水晶钢琴“大撞车”

相比之下,北京华彩龙韵是家另辟蹊径的厂。在密度板外壳大行其道的今天,他们推出了实木外壳琴,漂亮的产品很是抢眼。一位广东提琴制作师协会会员夸赞他们:已经迈出了很好的一步,接下来就是提升木材拼接品位的问题了。

中国钢琴的“标配”
撞车的不止是外壳,打开国产钢琴的顶盖或者看看钢琴的背面,会发现同样的logo挂在那里。可以说,Renner或者Abel弦槌,Renner击弦机,Roslau或者Suzuki琴弦,Strunz音板,Laukhuff键盘,FFW、Anbic或者Royal George槌毡,Hainsworth键盘毡……已经成为中国钢琴的标配。在超短的时间内,中国钢琴的销售几乎完全同化于中关村的电脑销售了,卖钢琴讲配置已是最流行的做法。
从logo看,中国钢琴在选材用料上已经达到世界一流了,“为什么琴的品质还无法达到世界一流?”可能是每个从业者心底的声音。如何在这一片logo之中找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呢?一些国外的技术被直接移植过来,用到自己的琴上,比如说“米字型琴背架”、“镶嵌式弦枕”、“V字型压弦条”、“双泛音装置”; 一些国外的技术被改装过来,比如说“音响共鸣钟”;一些的技术问题被国情化“解决”,比如说“真空铸造浮雕”;一些符合国人价值或审美情趣的项目被开发出来,比如“乌木黑键”……只不过,有的被注册为“专利”,更多的是“无声”地使用。

音响共鸣钟

新的技术
展会上有没有新技术?有。引起我注意的有三项。一项是mason & hamlin的“蜘蛛背”。当然,这项技术早就有,而且参展多次。其设计理念是保持音板球面弧度。国内有厂家在三角琴后面做了米字背架,说是受到“蜘蛛背”的启发。还真不知道日本的米字背架是不是也受到了“蜘蛛背”的启发。倒是曾经有一些日本琴仿冒了mason & hamlin的立式钢琴的背筋。这类琴在国内的二手琴市场还可以见到的。

mason & hamlin“蜘蛛背”

第二项是出现在前年展会上的,去年正式参展的WNG击弦机。今年它又来了,并且带来了成熟的展示作品。被替换过WNG击弦机的三角钢琴摆放在那里,任由尝鲜的玩家来尝试驾驭。它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击弦机的耐候性、触感的均匀度、机械的灵敏度。美国的《钢琴技师》杂志在今年刊载了关于WNG击弦机的两篇论文,我经翻译,会委托《乐器》杂志刊载。

WNG击弦机

第三项是Julius Feurich花费700多万人民币买断的凤凰系统Phoenix。它安装在弦马之上,改变了马压及音板振动的状况,使琴音产生了更大动态。还有一个意外收获可能是凤凰系统设计之始没有想到的,安装凤凰系统就会取消马钉,由此也消除了马钉松旷造成的钢琴经年使用之后的琴弦假拍或者杂音。当然,国内的安装技术还不成熟,所以Julius Feurich公司目前仅将凤凰装置安装在了低音马之上。期待他们早日提供全套的凤凰系统让玩家品味。

Julius Feurich 的凤凰系统

相关产品
今年,在钢琴主馆E1馆还入住了一位新客:Roland。除了以往的E5的电子电声乐器展位,今年特设在E1的Roland数码钢琴展位展出了四款新电钢,还有久负盛名的V-PianoGrand三角电钢与C-380古典管风琴。其中500系列的两款及LX系列的一款带有擒纵装置PHA III(渐进式槌击结构)和渐进式阻力结构踏瓣;F系列一款带有琴弦共振,制音共振和离键共振。可以说是Roland电钢在声音和触感两方面向传统声学钢琴的挑战。从电子乐器领域抢先涉足中国民乐领域的Roland还展出了早已成熟的电声民乐系列产品“二胡前级放大器”与“中国民乐前级放大器”,可能是对电钢音源的侧面推介吧。
展会上,与钢琴相关的自动演奏系统和静音系统也加大了宣传力度,Pianodisc,Pianoforce,QRS,Freekey,星海,法兰山德……纷纷登场。证明新的市场正在形成。

做二手琴生意的洋商
既然是国际乐器展,就肯定有洋商参展。除了国际大牌新琴展示,国外二手琴商家也越来越关注上海展。此次,对国内二手琴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日本琴商来了两家大牌。一个是“全球出口第一位的竹本钢琴”Takemoto,一家是打出了“钢琴1台也可销售!!请商谈!”口号的Union Gakki。不止一家欧洲的二手琴商出现在展会,这其中还包括专门从事古钢琴拍卖的公司。当然,中国的二手琴公司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W1馆几乎一半是他们的天下。
像所有的二手市场鱼目混珠一样,二手钢琴商的货物良莠不齐。比如有一家欧洲公司展出的Steinway三角琴,乍一看成色很新,仔细一看,音板贴过木皮,重新粘过马子,换过弦槌,换过制音器毡……和这样的商家打交道真是要小心别被“啄了眼”。

大修过的欧洲二手三角琴

虽然来到了最具市场潜力的世界第三大乐器展,一些外国商家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见到一个英国古钢琴拍卖及二手钢琴国际贸易公司。考虑到目前欧美古钢琴或高价位二手钢琴已经进入中国内地,英国拍卖公司及国际钢琴贸易公司的一些操作方式也许对对国内同行业有所启发,我兴冲冲地和他们进行了交谈。洋商请了一个年轻姑娘做翻译。我问他们如何确定一架琴的价值。他们告诉我他们有一本手册,里面有品牌、型号、年份和价格相对照。我告诉他们,国内的日本二手琴就是这个做法,可这是批发的做法,具体到某一架琴,虽然品牌、型号、年份一致,磨损程度不会一致,这就像年份一样公里数不一样的二手汽车,收购价格怎么能一样呢?他们告诉我,他们靠市场来定收购价格。我告诉他们,必须有专业手段或者程序来对钢琴实际价值进行判断。洋商指着身边一个白发老头告诉我,他们有一个很专业的估价师,他经验丰富,只要坐在琴那里拿手一弹、耳朵一听就知道这架琴值多少钱?我望望那位要靠助听器来与人交流的老头,无法想象他的神奇,只能告诉他们:你不能对你的顾客说“我们的评估师一听就知道这个琴值是这个价格”。他们告诉我,他们在英国已经做了20年了,被大家认可。我告诉他们,时间不是问题,中国琴商也有做了20年的,没有技术手段做保障,曾经再好也是不可靠的。又问他们:你们和中国这些做日本二手琴买卖的公司在专业上的区别到底在哪里?洋商不再回答,起身离去,那个翻译居然说:在英国大家很重视诚信,不像在中国,商业欺诈那么多。如此外国公司来展5年居然依然无视中国钢琴行业的专业化程度,可悲。如此女翻译,也许英文不错,可是对相关专业知识一点点都不了解,随口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简直视工作如儿戏。


什么样的心态?
从展商的举止,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态各自不一。
布展当天,我信步浏览,见到一个德资公司展位的一架概念琴有些意思,不禁驻足观赏。没想到刚站稳脚跟,正在调试的一个工作人员突然起身向我叫嚷:别围观了好不好,现在很乱,开展的时候再看好不好!我离琴有3米以上,而且刚刚走到这里,不知道怎么影响她了?我匆匆离去。第二天,等到他们展位已经有了不少参观者,我才前去观赏。没想到拿起相机拍近照的时候,被一个女工作人员狠推一把:不要拍!
相比之下,珠江钢琴的气度明显不凡。有一个大企业的老总走到珠江孔雀琴跟前,对他的随行秘书说:拍下来,拍下每一个细节。珠江的负责人看到他们拿的是卡片机,马上对自己的工作人员说:把你的相机拿来,给他们拍个仔细。工作人员迅速拿出自己的单反D7000递给对方。

珠江孔雀 华谱孔雀

再看看Julius Feurich这样的公司,它会把自己的产品完全打开展示出来,唯恐大家看不仔细。WNG公司,柏斯公司甚至把它的产品拆解了摆在展示台上给大家琢磨。现在自动演奏系统在国内升温,各公司都在打这方面的主意,柏斯公司将它购买专利的Pianoforce自动演奏系统拆解展示,确实足够自信,不能不让人相信他们确有实力。

这些境况对比起来就说明一个道理,展商在参展之前要确实搞明白展会到底是做什么事情的。参展就是实力的展示。这种实力既包括经济方面的,也包括技术方面的。如果你的技术被别人看了一眼就看会影响你的生产与市场,这个技术也没什么真料。如果你怕别人看到你的技术与工艺,那你干脆不要把琴带来。

 
原载《乐器》2012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