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原生态

——2013 宜昌金宝之行

吴红江

11 月,检测工作来到宜昌,使我得以第一次深入接触金宝这个国内重要的民营钢琴企业。检测工作间歇,我参观了江北的金宝厂、江南的环高厂和三盈厂。四个字即可代表我此行的全部感受——朝气蓬勃。

 

员工卫生与安全

金宝及相关企业安装了大量的除尘设备,因而所有厂房都显得非常干净。除了击弦机的木材开料工序存在少量粉尘,中国钢琴企业所普遍存在的粉尘问题,在这里可以说是不存在。一些特殊工序还为工人配备了呼吸面罩,进行卫生防护。

与之对应的是安全防护。耳塞在某些工序已被工人使用,护目镜还没有见到。听管理人员说,企业已配备,估计是工人没有按要求使用。这是可以理解的,目前中国工人还普遍缺乏安全意识,没有注意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在安全方面的投入。

中国钢琴企业所普遍回避的工人卫生与安全问题在这里被面对。这是我对企业留下的第一印象。

 

EMC 管控

钢琴的品质受温湿度的影响很大,不注重生产环境的企业的产品一定经不住使用环境的考验。金宝及相关企业全面施行了 EMC 管控,随处可见温湿度计和 EMC 的时段纪录。在统一的管理之下,不同的厂房还有各自针对的标准。国内目前能够在 EMC 管控及员工卫生与安全方面进行管理的钢琴企业屈指可数。金宝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对于生产和产品的尊重。

 

工装卡具

品牌概念,或者说品牌形象,要求产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工业生产中,这种一致性表现为“标准化”。这是工业社会进入 POP 时代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工装卡具成为当代钢琴标准化生产的必要条件。在金宝,无论是背架生产线上,音板的生产线上,还是击弦机部件的生产线上,工装卡具都是随处可见。我们可以感受到金宝对于标准化生产的努力。

负责接洽工作的龚经理告诉我,很多的工装卡具都是金宝一线工人自己创造的。她说:虽然我们请了很多专家,那些专家也有很高的水平,给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但如果要实现那些专家的想法,还是要靠我们一线的工人,因为他们最了解生产,所以我们很看重工人的创造力。

金宝给了工人很多的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工人的任何建议或者发明创造一经采纳都会被嘉奖,即便建议或者发明创造经过论证没有被采纳,企业也会给予工人一定的经济奖励。管理人员说这是“为了保护工人的积极性”。

 

展示窗

此次金宝之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三盈工厂的部品展示窗。这些展示窗分布在不同车间的门口,内容包括木材部品、键盘部品、弦槌部品、 UP 击弦机部品和 GP 击弦机部品。展示了从木料到部件制作成型到击弦机组装成型的生产过程。这是我接触的钢琴企业中所仅见。

总的来说,中国的钢琴生产企业不太注重对零部件生产工人的专业知识培训。可以说,大多数制作工人干了很多年以后都还不知道自己每天加工的零部件在钢琴的哪个位置。三盈的小小展示窗可以让工人对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企业,对自己的工作,对自身,都产生深深的自豪感。三盈的展示窗让我感受到企业对工人的尊重与关爱。

 

实验室

在金宝,我见了初具雏形的实验室。与同一集团下的青岛世正的实验室既包括钢琴项目又包括吉他项目不同,金宝的实验室只针对钢琴。参观的时候,模拟气候仓正在工作,两台三角钢琴静静地躺在里面,披着金色的灯光。我喜欢有实验室的企业。它表明了企业求真、务实、探索的态度。

 

发展阶段

目前的金宝及相关企业还处于企业的上升发展阶段,生产及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存在的问题大致包括:共鸣盘的某些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还不充分, UP 总装的某些工序的工装卡具还有待完善, GP 的生产还不十分成熟,三盈厂与金宝厂、环高厂之间还需要标准化方面的协调。但是,瑕不掩瑜,金宝及相关企业已具备高速发展的基本条件。

 

求学若渴

之所以让我产生金宝“即将高翔”这样的感受,不仅因为金宝企业那合理的厂房布置、工序安排,井然有序的生产,还因为他们的技术人员身上具有一种求学若渴的精神。

金宝技术人员的技术“触角”随时张开着,眼睛、耳朵随时捕捉着任何与技术有关的信息,将听到、看到的与他们以往的专业知识或经验进行比对,然后与我们交流。我们这些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被他们问到各种技术问题。他们没有大多数中国钢琴企业技术人员不自知的固步自封,他们总是处于对于技术知识感到饥渴的状态。

这不是因为金宝技术人员的无知。他们接触过很多的专家,现在还有德国专家驻厂。在参观生产线时我们碰巧遇到机器故障导致的生产问题,技术人员对于问题的判断让我感到他们专业概念牢固。我想是金宝人带着做“世界一流”钢琴的梦想,并且能脚踏实地地去付诸行动,才能够具有求学若渴的态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而且一定是点点滴滴的持续的进步,唯有随时带着学习的心态才能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因为我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所以对他们这种对待技术的态度感到非常亲切。

可能就是因为带着求学若渴的心态,金宝对检测工作配合的非常到位。我想,金宝把配合检测当作了对国标和技术学习的过程。

 

低调

金宝的厂区内,宜昌的街头上,“中国第一、世界一流钢琴生产基地”的广告牌向世人宣告着金宝人的决心。之所以我相信这是决心而不是狂妄,是因为总经理罗扬先生的态度。有的企业老总说:再过 3 年,我就要和 Steinway 叫叫板。罗总说:希望我退休之前能做出世界上最好的钢琴,如果没做出来,希望吴老板能让我延后退休时间。我想,是罗总这种态度影响了整个企业的态度,使之理想高远却又行事低调。

金宝企业还在建设之中。无论是厂房还是设备。金宝人还在完善中,无论是技术还是理念。正是这种现状,使得金宝没有大钢琴企业常有的那种暮气。如果金宝能够保持住自己的优点,假以时日,它必将成为珠江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原载《中外乐器信息》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