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些调节螺丝的调整是擒纵调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影响到擒纵状况,所以要做整体考虑。现试将调整思路分述如下——
震奏杆调节螺丝确定顶杆顶端在震奏杆小窗中的相对上下位置。若顶杆顶端位置较高,则顶杆失去震奏杆辅助而独自承受弦槌重量;若顶杆位置较低,则震奏杆承受过多的弦槌压力。正确的位置是顶杆与鼓轮似接非接。检查方法是:轻压顶杆脚尖,顶杆外扬略感摩擦力,弦槌似动非动;轻轻回放顶杆,顶杆复位略感摩擦力,弦槌似动非动。实现这一调整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震奏杆弹簧弹力调整适度。
顶杆调节螺丝确定顶杆对于鼓轮的相对前后位置。若顶杆靠后,则顶杆外扬时在鼓轮上滑动距离过长,不易脱出;若顶杆靠前,则顶杆外扬时在鼓轮上滑动距离过短,轻易脱出,击奏无力。一般情况下,在原始位置,顶杆后面延长线与鼓轮木芯后面延长线或中心线延长线成一线。
脱进调节螺丝确定顶杆上升时受阻外扬时间与弦槌脱进位置。顶杆外扬发生过早,弦槌依旧受到震奏杆托力,顶杆上升力量传递不完整,弦槌脱进无力;顶杆外扬发生过晚,顶杆在震奏杆上升受阻于回跌调节螺丝之时独自承受弦槌重量。回跌调节螺丝确定震奏杆上升时受阻的时间及弦槌击弦后下跌时被震奏杆接托的位置。震奏杆上升时受阻时间过早,顶杆将在独自承受弦槌重量的情况下外扬;震奏杆上升时受阻时间过晚,顶杆外扬时间相对过早,顶杆上升力量传递不完整,弦槌脱进无力。一般情况下,震奏杆接触回跌调节螺丝与顶杆脚尖接触脱进调节螺丝几乎同时发生。此外,回跌还要考虑到触后余程的问题。下键余程中弦槌受到联动杆与震奏杆的作用会微微上升,若回跌过小,余程中上升的弦槌会抵死琴弦。当然,若回跌过大,则会影响震奏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