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钢琴的触后

吴红江

 

乐器的调试以实现声音为目的。钢琴触后对应的是彻底下键与钢琴发声二者间的相对时间差。

触后的直观表现就是脱进发生后的下键余量,即余程。触后可以用余程来衡量,但余程并不是触后。

触后起始时机

物体在圆周上运动并做离心运动,沿切线运行,传输的力量最充足。掷铁饼就是在利用这一原理。同理,弦槌在做惯性击弦运动的时候如果能够在近似切点位置发生脱进,将获得最充足的击弦力量。

由于受到轴架的固定作用,弦槌只能以弦槌柄作半径绕轴钉做圆周运动,现实中无法做切线离心运动。但是,如果弦槌在槌柄水平的位置发生脱进,脱进距离非常之短(优质钢琴在 2mm 以内),其惯性行程即可看作近似切线离心运动。

如此看来,是否将脱进距离调为 2mm 即可获得最佳脱进时机?不尽然。脱进调节螺丝确定顶杆上升时受阻外扬时间与弦槌脱进位置。顶杆外扬发生过早,弦槌依旧受到震奏杆托力,顶杆上升力量传递不完整,弦槌脱进无力;顶杆外扬发生过晚,顶杆在震奏杆上升受阻于回跌调节螺丝之时独自承受弦槌重量。回跌调节螺丝确定震奏杆上升时受阻的时间及弦槌击弦后下跌时被震奏杆接托的位置。震奏杆上升时受阻时间过早,顶杆将在独自承受弦槌重量的情况下外扬;震奏杆上升时受阻时间过晚,顶杆外扬时间相对过早,顶杆上升力量传递不完整,弦槌脱进无力。所以,脱进必须参考回跌调试。一般情况下,震奏杆接触回跌调节螺丝与顶杆脚尖接触脱进调节螺丝几乎同时发生为较佳。

触后起始时机

 

那么,是否将震奏杆接触回跌调节螺丝与顶杆脚尖接触脱进调节螺丝几乎同时发生即可获得最佳触后起始时机?不尽然。必须考虑到触后余程的问题。下键余程中弦槌受到联动杆与震奏杆的作用会微微上升,若回跌过小,余程中上升的弦槌会抵死琴弦。(若回跌过大,则会影响震奏速度,并有“打手”的感觉。)所以,综合考虑回跌、脱进、弦槌的切线离心运动三者才能确定具体的触后起始时机。

触后与发声的关系

确定了触后起始时机,就可以确定触后量了。

在击弦距离与余程两个变量中,余程比较直观,可以从它开始考虑问题。如果余程为零,则彻底下键时,弦槌刚开始惯性行程,钢琴发声远远滞后于手的动作;如果余程过大,弦槌结束惯性行程时,尚未彻底下键,手的动作还没有完成钢琴已然发声了。所以,余程必须适度。

钢琴的机械必需保持良好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考虑触后起始时机。触后起始时机一经确定,则脱进已然确定。脱进确定,则在脱进、键深(余程)、击弦距离三角关系中,必须相互参照考虑键深(余程)与击弦距离两个变量才能确定触后。

简单说,二者关系如下:

键深(余程)

击弦距离

触后

——

增加

变少

——

减少

变多 

增加

——

变多

减少

——

变少

增加

增加

不变

减少

减少

不变

增加

减少

变多

减少 

增加

变少

总结

总之,调试触后是为了确定触键动作与钢琴发声的相对时间关系。理想的触后调试,要充分考虑受余程影响的回跌距离,在弦槌柄处于水平位置时,将回跌与脱进位置参照调试而确定触后起始时机,进而将已经确定的脱进距离作为前提,参照调试余程及击弦距离,获取最佳触后量。

 
 
 
 
原载《琴行经营报》2013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