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塔诺·多尼采蒂

( Gaetano Donizetti, 1797 - 1848

 
 
 
 

1797 年 11 月 29 日多尼采蒂出生于贝加莫的一个工人家庭。

9 岁入 S. 迈尔主持的教会音乐学校学习。迈尔很赏识他的音乐才能。

1811 年,迈尔资助他进入博洛尼亚音乐学院,从 S. 马太学习对位法。

1817 年回到贝加莫,由迈尔介绍,与威尼斯一家歌剧团签定合同,写了 4 部歌剧。这些属于习作时期的作品,比较平庸。这时他还写了大量的宗教音乐、管弦乐等器乐作品,表现出他在创作上一气呵成、快速多产的特点。

1822 年他的歌剧《格拉纳塔的佐拉伊德》在罗马演出,大获成功,受聘于那不勒斯的新剧院写作歌剧。此后他每年写 2 — 5 部歌剧,从短小的独幕滑稽剧到多幕的正歌剧。这些作品由于脚本的缺陷,都未获成功,但在音乐上已显露出 G. 罗西尼的影响和他个人的创作风格。

1830 年,他的歌剧《安娜·博莱娜》在米兰演出成功,后又在巴黎、伦敦上演,使他名扬欧洲。他相继写出了《爱的甘醇》( 1832 )、《拉美莫尔的露契亚》( 1835 )、《军中女郎》( 1840 )、《嬖人》( 1840 )、《夏莫尼的林达》( 1842 )、《唐帕斯卡莱》( 1843 )等著名歌剧。

1835 年,他被聘为那不勒斯皇家音乐学院教授, 1837 年任该院院长。

1835 年应罗西尼的邀请,到巴黎指挥他的歌剧《马林诺·法里埃罗》的演出。

1838 年由于歌剧《波利乌托》遭到禁演,再加上妻子病故和对音乐学院院长职务的厌倦,他移居巴黎。

1842-1843 年他访问罗马、米兰和维也纳,然后又回到巴黎迎接他的歌剧《唐帕斯卡莱》的上演,获得极大成功。

1845 年他患麻痹病。

1847 年回到故乡贝加莫, 1848 年 4 月 8 日去世。

多尼采蒂是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约有歌剧 75 部,还有弥撒曲等宗教音乐、康塔塔、弦乐四重奏、管弦乐等,均以创作的快速、多产而著称。他和罗西尼、 V. 贝利尼,被称为“美声学派”的三巨头。他善于写出优雅悦耳的曲调,能充分发挥歌唱家的演唱技巧,因此许多著名的歌剧演员都喜爱他的作品。

多尼采蒂的作品体裁多样,在风格上也很不一致。他早期所写的喜歌剧受罗西尼的影响。到巴黎后,法国大歌剧对他有所启示。他的喜歌剧《爱的甘醇》仍然保持着意大利喜歌剧的传统风格, 1933 年所作的《吕克莱斯·波尔吉》则开始向浪漫主义进行探索。他的正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被认为是体现多尼采蒂独特风格的代表作,至今仍在各国舞台上演。

多尼采蒂的歌剧,富于戏剧性,他善于通过音乐来塑造人物形象,发展戏剧冲突,细腻地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拉美莫尔的露契亚》中的一段六重唱,露契亚精神失常后的一段咏叹调,至今仍为人们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