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李斯特

( Franz Liszt , l811-1886 )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1811 年 10 月 22 日日出生于匈牙利雷定 (Raiding) ,父亲是业余音乐家。

六岁起学习钢琴。

九岁就成功地举行了公开演奏。

11 岁随家迁居维也纳,随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学习钢琴,随沙里埃利学习作曲。

1823 年随父母至巴黎,希望进入巴黎音乐学院深造,但因学院依例不收外籍学生而未能如愿。

此后定居巴黎,大量阅读了柏拉图、雨果等人的著作,与音乐家柏辽兹、帕格尼尼、肖邦和文学家雨果、海涅、乔治·桑、巴尔扎克等结下友谊,此时开始以钢琴知名,在法、英举行了多次音乐会。这期间他爱上女伯爵达雅歌( d'Agoult ),最终于 1835 私奔瑞士,后来生下三个孩子(其中的柯西玛嫁给瓦格纳为妻)。

30-40 年代李斯特游历了英、德、意、俄等国,所到之处均受到隆重欢迎。

1842 年曾担任魏玛宫廷乐长,定期指挥音乐会演出。 1848 年迁居威玛,自此至 1861 年,是他创作高峰时期,写下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1861 年迁居罗马,皈依天主教,并接受神父的称号,但仍从事于宗教音乐作曲和教学。 1869 年返回魏玛定居,并往返于罗马、布达佩斯, 1875 年创建了布达佩斯国立音乐学院,亲自担任院长,培养了许多知名的音乐家。

1886 年 7 月 31 日因肺炎逝世于拜罗伊特( Bayreuth )。

李斯特的一生大部分生活在外国,但始终以匈牙利人自豪,他的作品始满了匈牙利气质,特别是 19 首《匈牙利狂想曲》都源于匈牙利的民间曲调。

李斯特在演奏方面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并且首创了背谱演奏法,即兴演奏也非常出色,因而得到了“钢琴之王”和“钢琴中的帕格尼尼”称誉。但这种演奏也被认为有炫技和浮华之嫌。

他受浪漫主义文艺家的影响,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习气相对立的新的浪漫主义原则,并支持阿尔贝尼斯、斯美塔那、柏辽兹、瓦格纳等作曲家的创作,被视为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代表人物。

  他主张标题音乐,首创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序幕,在和声方面也有独特的理解。其一生作品数量很多,包括《塔索》、《前奏曲》、《匈牙利》等 13 部交响诗,受帕格尼尼影响创作的 19 首《匈牙利狂想曲》和 10 首钢琴练习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