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一词源出葡萄牙语。巴洛克时期,并不只是音乐史上的名词,而是用来概括欧洲文艺复兴后一个长时期内的绘画、建筑、音乐等等艺术总的风格特征的,成为对欧洲多国、多种艺术一个时代性的泛称。
时间上,巴洛克音乐时期一般是指整个 17 世纪直到 18 世纪五十年代的大约一个半世纪的欧洲音乐。地域上,这个时期的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是音乐文化上获得重要发展的国度。欧洲音乐的许多重要体裁,如声乐艺术中的歌剧、清唱剧、康塔塔,器乐艺术中的前奏曲、组曲、奏鸣曲、协奏曲等等,或已从结构、形式上奠定了基础,或已达到了该种体裁历史发展中的高峰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又被称为数字低音时期。数字低音(又称通奏低音)是当时应用于键盘乐器的省略性的记谱法。即:乐谱上只记出低音声部的实际音高,而上方各声部则只用数字标出,数字的选择,则依据音程结合及当时刚刚形成的和声观念。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伴奏,在键盘艺术上曾盛行一个时代。
这时期的键盘乐器主要是管风琴和古钢琴,克里斯托夫里的钢琴尚未完善,也未广泛应用。但那时的大量键盘乐器作品,却都成为后来钢琴独奏的曲目,并且也都被后人泛称为钢琴曲。
巴洛克时期的器乐曲,占主导地位的是复调音乐。在巴洛克音乐的末期,各类对比式复调、模仿式复调,都达到了复调音乐技术高度完善的阶段,成为后人学习的模范。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基本差异,在于复调音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旋律线条以一定的规则结合而成的。因此其中的各个声部都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巴洛克时期的钢琴曲本质上都是无标题的。有些作品有标题,但那并不是说明乐曲的内容的。例如巴赫的《英国组曲》,并不意味着音乐是英国风格的,只不过由于这部组曲是应一个英国人的预约而写的,才有了“英国”之名。无标题,不等于无内容,只是它的内容比较抽象、概括;或者内容并不抽象,但作者却秘而不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 1 )这时期宗教音乐对整个音乐艺术有很大的影响,不少巴洛克作曲家都是优秀的教会音乐作家,一些钢琴曲也受到宗教精神的影响。宗教,是人创造的。宗教精神,也是人的精神世界。我们从这类钢琴曲中可以感受到崇高、庄严、虔诚的精神境界。
( 2 )巴洛克音乐是欧洲音乐从宗教向世俗转变的时期。所以,世俗生活的内容也反映在钢琴曲中。各种舞曲、组曲等等就是这类乐曲,听起来典雅、明快,或幽默、轻松。
( 3 )这时期器乐演奏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一些乐曲也反映出弹奏技巧的高超。例如:有的乐曲常常将一个快速的技巧性音型或短句,不断地重复扩展,密集音符的连续形成不间断的动力性,典型的如“托卡塔”。这类乐曲疾速、华丽。不过,优秀乐曲从来不只为单纯的技巧。在技巧表现的同时,一定还有乐音运动的逻辑、敏捷奔流的乐思和音乐情趣。
( 4 )无论哪类乐曲,巴洛克时期钢琴曲都较为含蓄,避免夸张;较为克制,不失分寸;较为内在,不尚外露;即使感情十分浓重时,也保持严谨、庄重的风度。
巴洛克音乐时期绵延了约 150 年,产生了成批的作曲家。其中巴洛克时代末期,同诞生于 1685 年、又同去世于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的三位最伟大的巴洛克作曲家,是斯卡拉蒂、亨德尔和巴赫。巴洛克音乐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巴洛克时代也因他们的逝世而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