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豪斯
威廉·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1884-1969),德国钢琴家。
1884年3月2日出生于莱比锡一个商人家庭。
6岁入莱比锡音乐学院,师从院长师从雷肯多夫(Reckendorf),成为最后一位莱比锡学派的代表人物。
15岁毕业后至法兰克福,随李斯特的学生、钢琴家达尔贝特,深入学习贝多芬的作品。不久在伦敦登台演出,获得成功。
次年回莱比锡,在指挥家尼基什指挥下与布业大厦乐团合作演出,再次轰动。从此开始了70年的演奏生涯。
1903年与指挥家汉斯·里希特合作演出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
1905年受聘为英国曼彻斯特皇家音乐学院钢琴教授,同年在巴黎击败巴托克,荣获鲁宾斯坦钢琴演奏奖。不久为专心从事演奏辞去教职,成为职业钢琴演奏家,足迹遍及欧美与澳洲,前后举行了4000多场演奏会。
1912年赴美国演奏。
1933年移居瑞士。
1946年加入瑞士籍。
1969年6月在奥地利参加“卡伦登之夏”音乐节,在最后一场音乐会中途心脏病发作,7月5在奥地利的菲拉赫逝世。
巴克豪斯是20世纪初伟大的演奏家之一,他继承了德奥的正统演奏血统,对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有精到的演绎。在老一辈的钢琴家中,巴克豪斯因演奏追求气魄,触键有力,有"键盘狮王"之称。
在阐述贝多芬、布拉姆斯作品中体现出极强的张力。巴克豪斯在64岁之前专致于现场演奏,未录过唱片,所以实际我们在唱片上听到的是这位钢琴大师晚期追求的自然与清越,那种强劲的击键已不多见,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的是自然与清越中那种有张力的冷峻。
巴克豪斯对布拉姆斯作品的诠释尤为到位,他与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在1967年录制的布拉姆斯的第二协奏曲是其最优秀的唱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