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贝多芬的 32 奏钢琴奏鸣曲中,如果只选一首知名度最高为代表,应该非升 c 小调第 14 号钢琴奏鸣曲 Op.27 — 2 莫属。这首属于贝多芬中期时期的杰作,不仅浪漫动听而且还有个诗情画意的名字《月光》!
1800 年,在布伦斯维克家贝多芬认识了一位十五岁的少女茱丽叶塔,她起初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之后贝多芬完全被少女的气质所吸引,当时已经三十岁的他甚至兴起与茱丽叶塔结婚的念头。但是,终究因两人身份不同而没有结果。这首知名的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便是提献给她的诉情之作!原本,贝多芬写了一首充满爱意的曲子作品 51-2 的轮旋曲,准备送给心上人茱丽叶塔。但是,因为贵客到访而在政治因素与现实的考量下,将这首轮旋曲转送给了李希诺夫斯基( Lichnowsky )伯爵的女儿。事后才将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敷衍凑数地送给了茱丽叶塔。
此曲于 1801 创作完成、 1802 年出版,当初只是一首在形式上略有突破的奏鸣曲,而且没有《月光》的称谓,因为作曲者并非对月亮心生所感而写。但此曲却因音乐极为动听而大受欢迎。直到三十年之后,一位音乐评论家 H.F.L.Rellstab 听过此曲第一乐章后表示:“如置身瑞士琉森湖月光闪耀湖面的摇荡小船上一般。”从此,此曲的《月光》的别称不胫而走,大家都认为此名极为贴切,更拉近了音乐与听众的距离。
以升 c 小调写成的十四号钢琴奏鸣曲《月光》,与第十三号钢琴奏鸣曲作品 27 — 1 同创作出版,这两首作品与传统的奏鸣曲在乐章的安排上略有不同,为了避免好事者的批评,贝多芬巧妙地加上“充满幻想风的”的字眼于这两首作品乐谱上,为自己没有在第一乐章摆上奏鸣曲式寻求解套。
全曲分为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为持续的慢板,二二拍,三段体。一般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都会以奏鸣曲式写成,但《月光》却违反这个不成文的惯例,将第一乐章以三段式写成。虽然是二二拍子,但是左手均匀的三连音却让音乐听来像三拍子,而且营造出迷人的幻想性。如此充满浪漫气氛的第一乐章,对舒伯特、萧邦、舒曼、孟德尔颂等作曲家都有很大的启发。第一乐章整体的表达属于一种朦胧、低迷的调子,性格隐讳且不好处理。
第二乐章行板,三四拍子,三段体。与第一乐章同为三段体,而非奏鸣曲中常备的小步舞曲、或是诙谐曲。李斯特曾经形容这个乐章是“两个深渊里的一朵花”,这段话不禁令人想到贝多芬的第四号交响曲,舒曼也称许它为“两位北欧巨人间(第三、五号)的娇柔美女”。第二乐章虽是三拍子,但贝多芬巧妙地运用音符强弱与长度的对比,让旋律听来具有行进的味道切合行板的表情速度。第二乐章最难以诠释之处在,它必须承接第一乐章的隐讳与第三乐章的激进,因此其中间色调的拿捏相当重要,过于接近第一乐章的情绪不仅全曲显得沉重,而且失去作品形式的平衡感。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四四拍,奏鸣曲式。激进如贝多芬者大概也不敢不在这个乐章放奏鸣曲式吧!有人说此乐章为贝多芬钢琴音乐中,表现张力最高的一段。的确,快速音阶的弹奏考验着每位钢琴家的胆识与基本功夫,短促而快速的强音则考验钢琴家的触键能量,以及对和声饱满与平衡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