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创建及其钢琴教育

(1919 — 1937)

 
卞 萌
 
 

开办独立建制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以有计划地快速培养众多的器乐、声乐和理论作曲等各个专业的优秀人才,是加速发展国家音乐事业的关键和必须遵循的规律。中国钢琴艺术能在 1919 年的“五四”运动之后直至 1937 年抗 g 战争全面爆发期间获得较大的发展,主要依仗于当时建立的首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教育,特别是上海国立音专的钢琴教育。

 

一、第一批欧洲体制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产生

1919 年“五四”新文化运动,直接影响、推动了中国文化界探求新思想、新知识的热期,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各地音乐界相继成立了多种形式的音乐社团,如 1919 年成立的“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上海的“中华美育会”及 1920 年成立的“大同乐会”等,分别举办了多种音乐演出和讲习活动。同时,随着全国中小学的迅速发展和学校音乐教育的广泛开展,“提供大批具有一定专业音乐水平的师资”已成为社会的迫切要求,这使建立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紧迫性更为突出。 1920 年萧友梅博士留德学成回国,深为中国尚无一个独立建制的国家音乐学院而焦急,他为此立即上书当时的北洋军政府,陈述理由,建议尽快开办。

萧友梅 (1884 一 1940) 是中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 1901 年赴日本留学,学习钢琴、唱歌和教育学, 1909 年毕业于帝国大学后, l 913 年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和莱比锡大学深造, 1916 年以《关于 17 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论著获哲学博士学位 ( 这是中国第一位音 乐学 博士 ) 。他当时认识到创办独立建制的专业音乐学校对发展中国音乐事业的重要,并为此而奋斗终身。然而,当时他向北洋军政府多次的上书,均末被采纳,唯一支持他主张的是北洋政府的教育总长、民主主义教育家蔡元培。 蔡 先生虽权力有限,但仍然以北京大学校长的名义先聘请萧友梅任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导师,接着又全力支持他主持创办了“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音乐科” (1920) ,“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1922) 和“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 (1923) 。以萧友梅为首主办的这三个音乐教育机构,分别设有钢琴、声乐、国乐、理论作曲等专业,是中国最早开始正规的钢琴教育的专业学校,当时的钢琴课程的教材限于拜厄、车尔尼的初级练习曲和小奏鸣曲等初级曲诺,钢琴教师除萧友梅、杨仲之等外,还聘请了一些在华的外国钢琴家担任。同时,在南方的上海,以李叔同的学生丰子悄、吴梦非和刘质平三人为首,于 1920 年成立了上海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科 (1923 年改名为上海艺术师范学校 ) , 1925 年又成立了私立的上海美专音乐系和上海艺术大学音乐系。以上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一批专业音乐教育机构。

 

二、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及其钢琴教育

1927 年,在军阀混战国将不国的日子里,蔡元培被军政府免去了教育总长职务,萧友梅领导的上述三个音乐教育机构被迫停办。但刚上任的南京政府大学校长蔡元培,毅然于这年的 11 月 27 日,再次支持萧友梅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院”——这就是中国第一个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它为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萧友梅决定在上海创办音乐学院是十分明智的,因为当时上海是中外著名音乐家荟萃的城市,又有“远东第一”的管弦乐队,富有音乐师资和办学的基础。国立音乐院成立之初设声乐、钢琴、作曲和小提琴四个系,钢琴教师是留美回国的王瑞姻与李思科两人。由于当时的南京政府轻视音乐教育,非但经常扣减或不发音乐院的教育经费,而且在第二年还把“音乐院”降格为“音乐专科学校”。两位钢琴教师也在当时因支持闹学潮而被解聘,致使钢琴专业没法开课。但是困难并没有动摇萧友梅创业的坚定信念,他把政府拨给他买小轿车 ( 供他个人使用 ) 的经费,用来买了一台“ IBACH ”牌大三角钢琴,尽管自 1929 年起学校经费被大幅度削减,而萧友梅恰于该年 9 月毅然以校长名义,高薪特聘俄籍钢琴家查哈 罗夫 教授主持音专的钢琴教学工作,这是对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影响深远的重要历史事件。

鲍里斯·查哈罗夫是俄罗斯最早的钢琴学派创始人安娜,叶西波挂的学生,是普罗柯菲耶夫的同窗好友, ( 普罗柯菲耶夫曾把自己的作品《 C 大调前奏曲》献给他 ) 。后又随戈多夫斯基学过一段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后,查哈罗夫在举办音乐会的同时,任教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 ( 即现在的圣·被得堡音乐学院 ) 钢琴系 7 年,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其妻是小提琴家西西里亚·汉森 ( 彼得堡音乐学院著名小提琴家奥尔的学生 ) , 20 年代末,夫妻两人作环球旅行演出,到日本时因婚变而分手,查哈罗夫一人到上海暂住。其时适逢上海国立音专正缺钢琴教师,萧友梅校长亲自多次请他任教。初时,他态度傲慢,以冷言蔑视的口吻说:“中国钢琴学生好比刚刚出生的婴儿,用得着我去给他们上课吗 ? ”后来因 萧 先生“三顾茅庐”,以诚相待,他终于被感动而应聘,担任音专钢琴科主 任 教授。 萧 先生允诺他只教 7 个学生,月薪 400 银元,高于其他教 12 个学生的教师工资的两倍。

众所周知,叶西波娃的学生,很乐意到世界各地,帮助发展当地的钢琴艺术,特别是在中国。查哈罗夫在自己的音乐会上,给中国听众演奏介绍了许多经典性钢琴文献,还把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曲集》、莫扎特和贝多芬的奏鸣曲、协奏曲和舒曼、肖邦、格里格等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及德彪西、拉威尔的印象派作品,带到音专的钢琴课教学中去。 1933 年,查哈罗夫与梅·帕契领导的上海工部局乐队合作,在上海演奏了刚出版的拉赫玛尼诺夫第四钢琴协奏曲。此曲完成于 1926 年,由作者在 1927 年第一次演奏,而此曲被编入音乐会曲目则延时很晚,在中国演出此曲,查哈罗夫是第一个也是以后很长时间唯一的演奏者。查哈罗夫作为钢琴家拥有很高的威望,他曾与杰出的小提琴家雅·海菲兹在中国同台演出。

对于查哈罗夫的演奏的评价,根据同时代人的回忆,说法不一。亨利·涅高兹认为他是一个很干很冷的钢琴家,而 吴乐懿 先生则称他为非常热情的人和音乐家。无论是演奏,还是在课堂上的举止行为,都表现得很直率,对回课不好的学生他要无情地批评,而对努力的学生则奖赏。客观地评价查哈罗夫的演奏,现在已属不可能了,因为我们已无法找到他的演奏录音。

查哈罗夫的教学法并不是新的,而是重复了很多为叶西波娃所领会的东西。对于弹奏技术,他使用哈农练指法和车尔尼 299 号与 740 号作品中的练习曲。他非常注重手指技术,对于手型,他建议“感觉到手掌心好像抓住一个鸡蛋那样的”。但他也说过:“假如你愿意的话——可以把手掌翻过来弹”。

正是查哈罗夫,使中国当时唯一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上海音专的钢琴水平,由当初弹小奏鸣曲、钢琴小品的初极、中级程度,迅速向高水准的演奏艺术发展。查哈罗夫对自己的学生要求极为严格,并大胆地给他们以复杂的演奏任务。为此,使音专的其他教师大受鼓舞,也都勇于尝试以经典名作为教材,从而使 30 年代的上海音专钢琴学生们得以在专业水平上都有所突破,迅速脱颖而出。他们已经能演奏巴赫的多声部赋格曲,莫扎持、贝多芬、舒曼、肖邦、李斯特、格里格、德彪西和拉威尔等作曲家的经典独奏名作和一些钢琴协奏曲,这是中国钢琴教育史上一次突破性飞跃。查哈罗夫的主要功绩就在于他把中国原来处于较低水平的钢琴演奏和教学,迅速推进到了合乎当时世界高等专业钢琴教学和艺术性演奏要求的水平线上。他教学中的认真负责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成为中国钢琴教育的优秀传统。中国老一辈钢琴家们都尊他为中国第一代钢琴家的宗师,由此形成了“上海钢琴学派”。该学派杰出的代表,首先应该列出查哈罗夫的学生:李献敏、丁善德、吴乐懿和杰出的钢琴家李翠贞——能背奏出贝多芬 32 首钢琴奏鸣曲的上海音乐学院首任钢琴系主任。查哈罗夫的另一位学生丁善德,于 1935 年 5 月 11 日在上海举行了毕业独奏音乐会,曲目如下:

(1) 贝多芬:月光奏鸣曲 ( 作品 27 之 2)

(2) 德彪西:《阿拉伯风格曲》

(3) 韦 伯:《邀舞》

(4) 格里格:《 a 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5) 肖 邦: f 小调练习曲 ( 作品 10 之 4)

(6) 肖 邦:波兰舞曲 ( 作品 53)

(7) 贺绿汀:《摇篮曲》、《牧童短笛》

(8) 齐尔品:小品二首

(9)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号

音乐会在有 700 个座位的新亚大酒店举行,听众来了很多,因此许多人只好挤在走廊上听。当时的上海各大报纸都作了报导。这是中国钢琴艺术史上第一次由中国钢琴家举办的钢琴独奏音乐会。

在查哈罗夫主持的上海音专钢琴系,先后陆续应聘来工作的外 籍钢琴 教授还有:阿克萨可夫、皮得罗娃、拉扎列夫和列维定等。他们都是莫斯科音乐学院钢琴系阿·西洛蒂教授的学生,是受查哈罗夫的影响和吸引应聘到音专任教的。所以这些教授与查哈罗夫在专业上行驰的是同一轨道,他们的教学法一直流传到现在。例如,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科,每年都要进行专业技术考查,曲目包括哈农钢琴练指法、音阶、琶音、双音音阶、八度音音阶等基本技术。拉扎列夫的学生、上音附中钢琴教师 刘爱贤 先生认为:“音阶和琶音是钢琴家每天必须的维生素”。

上海音专创办的头 10 年,既是艰苦创业的 10 年,又是教学成绩卓著的 10 年。依据当 时萧友梅 先生对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目标的完整构思,在立足于中国国情和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面向世界和中国的未来,注意对学生从音乐内容到形式、从音乐表现的精神思想、情绪到技术手段,都进行了全面的训练。教师们都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的专业教学与科研。并以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的教风对待学生,学生们则都坚持勤学苦练和发挥学习的创造精神。这种教学相长和踏实苦干的学风,经过后来反复的锤炼而形成为该校的优良传统,中国的第一代钢琴 家和 教授们就在这里培养出来。例如:李献敏、丁善德、李翠贞、吴乐懿、易开基、张凭伟、马思苏、黄廷贵、李惠芳、范继森等,他们在较短时间的正规训练里,迅速达到了较高的演奏水平,并都成为这一时期国内有影响的钢琴演奏家 ( 有的还灌录有唱片 ) 。在他们身上,已充分证明中华民族是具有优秀音乐才能的民族,也是善于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民族。

 

三、 1927 — 1937 年间中国各地钢琴专业教育的发展

与前一时期一样, 1927 — 1937 年间中国的钢琴音乐文化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学校的专业钢琴教育。随着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国立上海音专的创办,全国的地方专业音乐教育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许多城市中的大专院校纷纷附设音乐专业系科,钢琴课程在这些新设的音乐专业教育机构中也获得一定的重视和加强。据不完全统计,自 1927 年到抗战爆发的 1937 年间,先后开设钢琴专业课的大专院校音乐系科已有:上海艺术师范大学音乐科、上海美专音乐系、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燕京大学音乐系、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和武昌艺专音乐系。这些学校在这一阶段也培养了不少钢琴演奏与钢琴作曲人才,如洪士 桂 ( 杭州艺专 ) 、萧淑娴 ( 北京女子高师 ) 、陆华柏 ( 武昌艺专 ) 、马幼梅 ( 金陵女大 ) 、刘金定 ( 燕京大学 ) 。

 

四、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作

1934 年,发生了中国钢琴艺术发展早期的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这就是由俄罗斯著名作曲家亚历山大·车列浦宁(中国名:齐尔品 ) 个人出资倡办的中国音乐史上首次“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的创作评奖活动。

齐尔品 (1899 —— 1977) 生于被得堡, 1917 年入圣·被得堡音乐学院随其父、著名的尼古拉·车列 浦宁 教授学作曲, 1921 年随家迁巴黎, 1934 一 1937 年在中国居住,从事钢琴演奏和创作。作为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于 1934 年 4 月在上海音专举行了自己作品的钢琴演奏音乐会,当即被该校聘为名誉教授。同年 11 月,齐尔品倡议由他出资举办“中国风味钢琴曲创作征奖比赛”活动,评委是萧友梅、黄自、查哈罗夫、阿克萨可夫及齐尔品本人。这次比赛对于当时尚处于起步状态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和后来的钢琴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六首中国钢琴独奏曲脱颖而出: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获一等奖;老志诚的《牧童之乐》、俞便民的《 c 小调变奏曲》、陈田鹤的《序曲》和江定仙的《摇篮曲》合计 4 首均获二等奖;贺绿汀的《摇篮曲》获二等荣誉奖。这些作品各具特点,但从它们之中,可以看到中国钢琴曲创作的典型风格特征:作曲家们追求情晰透明的旋律线和简洁的曲式结构,并且从来没有大段沉重的和弦连接倾向。《牧童短笛》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它的音乐形象使人联想到国画中的写意手法——这是中国艺术家眼睛所观察到的那种诗情画意。“写意”,以简洁的艺术手法描绘大自然的律动,来体现人类深刻的心灵感受和情趣。《牧童短笛》又如一首精美的田园诗,描绘了故乡的美丽宁静和勃勃生机。曲中清晰的声部摹仿村明确的标题性,是整个中国音乐,特别是器乐创作的典型特点。音乐向人们展现出一幅活生生的水墨画:两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着竹笛漫游于田野,一支笛子吹着高音部,另一支则伴吹着低声部,形成了自由式的二部对值。以五声调式为主体的和声音程的替换,使乐曲显得和谐明朗,而又充满清新淡雅的乡土气息。中段是欢快的民间舞蹈,以一个小乐句发展而成。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加花变奏。“加花变奏”是中国笛子曲的主要变奏手法,它使音乐更为婉转动人,更加深入而富于动感。这一传神的画面,深刻体现了中国人传统的世界观:走进大自然时的那种怕然自得之态。比赛结束后,齐尔品将此曲在日本出版,并在世界各地演奏它,使之成为第一首享誉世界乐坛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

《牧童短笛》的创作在中国现代音乐史上意义重大。魏廷格曾在《论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一文中写道:“那时的中国钢琴界,面对不久前才来到中国的欧洲音乐理论和音乐表现工具所产生的问题,实际上认识并不很明确,例如:欧洲音乐理论能否,又如何同中国音乐传统相结合 ? 钢琴能否,又如何表现中国风格 ? ……正是《牧童短笛》,以它清脆、优美的.“笛声”,第一次给予了明确、有力的回答。它告诉人们: (1) 欧洲音乐理论大体上是可以同中国音乐实践相结合的。但是不能生吞、活剥,必须以中国审美之‘胃',给予消化,只吸收对中国音乐艺术肌体有益的部分”;“ (2) 经过改造了的外国技巧,完全可以表现出中国气质”;“ (3) ……实行中西结合,是发展中国新音乐的有效途径。”“ (4) ……乐器在本质上是工具,大键在于如何使用。”因此,可以说,《牧童短笛》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由早期的探索阶段进入真正艺术创作阶段的里程碑。

齐尔品不仅宣传中国作品,自己也创作了不少“中国风味”的钢琴曲和各种形式的其他器乐与声乐曲,并在西欧出版和演出。他为了解决在钢琴上弹中国五声音阶的各种技术问题,自己还专门写了一册《五声音阶钢琴教科书》。虽然,他的作品是否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具有“中国风味”,可以讨论,但重要的在于他的创作活动,促进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纪念他,现在中国每年要在上海和北京的音乐学院举办“齐尔品作品音乐会”。本书后“附录三”是这类音乐会节目单中的一份。

这一时期的钢琴曲创作中,当时影响较大的还有萧友梅创作的《哀悼引》和《新霓裳羽衣舞》两曲。其中后一曲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篇《霓裳羽衣舞》中所述及的已失传的唐代同名乐曲为构思基础而作成,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部以民族历史为题材的较大型的钢琴曲。作者在该曲的旋律与和声配置方面,都有意识地探求突出民族风格,给当时音乐界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1930 年 4 月 1 日国立音专的《乐艺》创刊号上发表过对此曲的文字介绍,并刊出部分曲谱选段。

此外, 1936 年毕业于上海国立音专的作曲家刘雪寇 (1905 — 1985) ,在学生时期创作的钢琴曲《中国组曲》,运用欧洲传统作曲技法和民族乐器琵琶等的演奏技巧及表现民俗风情内容的民族音调相结合,写成由“头场大闹”、“傀儡舞踊”、“西楼怀远”和“少年中国进行曲” 4 首钢琴织体对比强烈的适合本民族审美情趣的小品组曲,也是当时较好的钢琴新作。而旅居日本的中国台湾籍青年作曲家江文也 (1910 — 1983) ,这一时期创作于日本的 3 部钢琴作品:《五首素描》 ( 作品 4 , 1935) ;《三首舞曲》 ( 作品 7 , 1936) 和套曲《断章小品 16 首》 ( 作品 8 , U36) ,表现了他创作早期着意追求印象派、新古典主义等西方现代创作技法,以寻找新的音乐语言和新的音响色彩与结构形式的创作特征,曾引起国际乐坛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