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欣欣向荣的十七年
新中国开头 17 年,是国内钢琴曲创作空前繁荣的时期,无论是钢琴新作品的数量与质量,都是前所未有的。正式出版的钢琴作品,据不完全统计,适于演出使用的大小作品计在 235 个以上。国家级的杂志《音乐创作》,专登各种优秀的声乐器乐新作品,在这每两个月出一期的曲集中,钢琴作品是较多的。此外,北京、上海两家音乐出版社,不定期地出版钢琴新作品专集或活页曲谱,作品质量都比较高。现选录其中 60 部主要作品之目录如下:
丁善德:《快乐的节日》组曲、《新疆舞曲第一号》、《新疆舞曲第二号》、《托卡塔——喜报》
翟 维:《序曲一号》、《序曲二号》、《主题及变奏曲》、《洪湖赤卫队幻想曲》
桑 桐:《随想曲》、《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春风竹笛》
陈培勋:《卖杂货》、《思春》、《双飞瑚蝶》、《旱天雷》
朱践耳:《序曲第二号——流水》
邹 鲁:《青春之诗》奏鸣曲
朱工一:《 E 大调序曲》、《 b 小调序曲》、《 a 小调序曲》
胡伯亮:《即兴曲之二》
刘 庄:《变奏曲》
徐振民:《变奏曲》
吴祖强:《主题与变奏曲》
杜鸣心:《练习曲》
罗忠镕:《第二小奏鸣曲》
陈铭志:《序曲与赋格一号》、《序曲与赋格二号》
挠余燕:《引自与赋格》、《引子与赋格——抒情诗》
谢直心:《民歌主题创意曲》
江文也:《乡土节令诗》、《绮想曲“渔夫舷歌”》
汪立三:《蓝花花》、《小奏鸣曲》
蒋祖馨:《庙会》组曲
廖胜京:《火把节之夜》 ( 云南风俗记事 )
黄虎威:《巴蜀之画》组曲
吴祖强 杜鸣心:《鱼美人选曲 6 首》
田 丰:《高山族组曲》
石 夫:《喀什噶尔舞曲》、《塔吉克鼓舞》
沈利群:《蚌与渔夫》
刘福安:《采茶扑蝶》
俞 抒:《红旗板车队》
江 静:《红头绳》
章 纯:《花灯舞》
尚德义:《喜丰收》
邓尔博:《新疆幻想曲》
殷承宗:《快乐的罗索》、《秧歌舞》
孙以强:《送红榜》、《谷粒飞舞》
刘诗昆:《白毛女即兴曲》
郭志鸿:《新疆舞曲》、《春到公社》
储望华:《解放区的天》、《翻身的日子》、《江南情景组曲》
林尔耀:《社员都是向阳花》
细察上述 60 部钢琴作品及作者,可以发现这个时期的中国钢琴曲创作,开始有了一个令人瞩目而且振奋的趋势,即:不但这些作曲者都谙熟钢琴这件乐器的演奏技艺、音乐处理、织体层次等专业技法,而且还有不少的钢琴家参与钢琴曲的创作。无疑,这将使新的中国钢琴作品更加钢琴化。这是个好端倪,因为整个钢琴音乐作品史表明:创作出雄立于世界乐坛的大批经典性民族钢琴传世之作的责任,必须由身兼优秀钢琴演奏家和伟大的民族作曲家于一身的一批音乐艺术家去担当和完成,中国亦不例外。
标题性,是中国钢琴曲的一大特点。但纯粹中国特色的标题与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标题恰有一定的区别。欧洲音乐中的标题总是与具体的特性的情况相联系而具有某种定向画面性,中国音乐中的标题所预示的不只是画面,也表现人的心理、情感和大自然本身的诗意。因此,中国音乐在表现人的心理与情感方面,常常富于抽象性和预示性。中国的传统艺术对标题的使用常常立足“似与不似之间”,标题对于欣赏者只是作为一种提示或暗示。它与“实物”格格不入,它描写存在的形象总是积极捕捉内在的诗意,而所有对存在的典型形象的塑造,目的正是为了体现那存在于标题背后的人的深刻的精神世界。在上列钢琴曲目中,除了多牧曲目使用了中国传统器乐标题特性的曲名外,尚有部分曲目借用“无标题音乐”以曲体和调名等来命名,如《变奏曲》、《练习曲》、《序曲与赋格》、《第二奏鸣曲》或《 a 小调序曲》等,但其乐曲都有明确肯定的内容。也有兼用无标题音乐与标题音乐两种命名法相结合的曲名。如:汪立三的《小奏鸣曲》的三乐章都加了中文标题:“在阳光下”、“新雨后”和“山里人的舞蹈”;邹鲁的奏鸣曲名叫《青春之诗》等等。
在 1957 年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的作曲比赛中,中国参赛的钢琴作品:桑桐的《内蒙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七首》和蒋祖馨的《庙会组曲》,均获得三等奖 ( 铜质奖章 ) 。它们成为中国钢琴家们的保留节目和钢琴作曲课中的规范性教材。
桑桐出生于江苏省松江的一个画师家庭,自幼爱好文学、音乐和绘画。年轻时代对他来说最大的事件,就是看了 1938 一 1939 年连续在上海放映的音乐家传记影片《约翰·斯特劳斯》和《费朗兹,舒伯特》。由此而激发了他成为作曲家的愿望,于是开始学弹钢琴和作曲,考入了上海国立音专,随 B .弗兰克尔、尤·许洛斯 和谭小鳞 先生学习。自 1947 一 1959 年间创作了第;批钢琴曲,除第三章中提及的 1947 年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一曲外, 1952 年作《内蒙民歌钢琴小曲七首》; 1954 年作三首序曲; 1958 年作《春风竹笛》和套曲《为孩子们》; 1959 年作《随想曲》和《 32 首苗族民族主题钢琴小曲》。其中的《内蒙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七首》,作者自述是为了探索对民歌的比较单纯、朴实的手法的处理,犹如巴托克的《为孩子们》一类的钢琴小曲。在和声手法上是以自然调式为基础,应用了一些复合和声的处理。第一首《停歌》由宣叙调和悲壮的合唱组成,使人想起了贝多芬《 d 小调奏鸣曲》 (Op . 31No . 2) 的开头广扳动机的诗意,第二首《友情》以内蒙的《满冻通拉格》和《四海》两首民歌为主题;第三首《思乡》是较平静的抒情小曲,以民歌《兴中岭》为基调,表达远方游于思念故乡和亲人的一片深情;第四首《草原情歌》,用了变奏手法处理民歌《小情人》的曲调,突出表现对情人的委婉、热切的思念;在典雅的《孩子们的舞蹈》与如泣如诉的《哀思》之后,展现了三段体的《舞曲》——开始是几组人的舞蹈,然后中段是在小鼓伴奏下一个姑娘的优美、典雅的独舞。曲中老汉、儿童与青年们的风趣、生动或壮实的舞姿活灵活现,最后以欢腾的动力性的转圈群舞结束全曲。
钢琴组曲《庙会》的作者蒋祖馨,出身于音乐爱好者家庭,小时学过二胡、小提琴,爱好文学并幻想成为一个作家。父母不但都是爱听爱唱京剧的“票友”,父亲还能演唱老旦。在父亲很早逝世时留下的遗物中,最重要的影响他一生的东西是——一架老式留声机,若干张京戏唱片、一台古琴和一副京剧打击乐器——“擅板”。当他 15 岁时,在朋友家中听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和德沃夏克的“新世界”后,他决定了自己终身作曲的专业志向,并靠刻苦的自学考入了上海音专。《庙会》是他在 邓尔敬 教授班上学习期间 1955 年的力作。该组曲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里,人们聚集于市中心的庙堂里游玩和观赏杂耍表演的情景。钢琴曲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的民俗风情画面——艺人小调、双人舞、老人的故事、垫舞、社戏。在《老人的故事》里,低音 C 和 G 音,如同庙堂里轰鸣的钟声,《望舞》中模仿民间乐器望吹奏的四度、五度音程,富于民间情趣。而《社戏》的开头,酷似乡间戏台子的开场锣鼓的喧闹 ( 第 1 — 6 小节 ) ,然后是大戏开场的弦乐齐奏和鼓点声 (7 一 11 小节 ) …… 6 首小曲都扎根于民间节奏与民族旋法,且又各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结构,是这一时期向民族化、群众化方向迈进的优秀钢琴曲之一。
汪立三作于 1957 年的《小奏鸣曲》也是这时期钢琴曲的典型风格之一。全曲分《在阳光下》、《新雨后》、《山里人之舞》三个乐章,连续演奏历时 8 分钟。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中,左手所奏的音程进行共延续有 76 小节是模仿民族乐器“经”的音响效果,以造成背景,同时在高音旋律中响起了由不同节拍 (3/4 、 5/8 、 2/4) 变换组成的奇妙的声音造型,要求演奏得非常灵巧、优雅,情绪振奋而欢快,第 17 — 2l 小节用了小二度特性音程,犹似民间打击乐锣鼓的不协和音的再现,极为抒情的副部主题与主题形成鲜明对比,连接部的弹奏要想象成果断的钟声。而展开部用有趣的转调来发展主题的动机,该动机先在, F 调上奏出,随即转入 D 调,由此再发展的转调,导致了本调的再现,这时的主题与开始的主题相比力度起了变化。再现部副题的音区宽广,并接了一个小结尾,又以最弱的音响作出主题的回声——主题动机在高八度上奏出,使人联想起唧唧喳喳的鸟鸣声……然后音乐逐渐平静下来,并溶入到高音区透明清亮的音响中。第二乐章《新雨后》描写夏季雨后的清新的空间的一种新鲜感。上声部为自由歌唱的旋律,重复音很形象地刻画了由树叶上流下来的水滴 ( 第 6 — 9 小节 ) 。速度“ Vivo ”的第二段,使人似觉在群山之间的动人的二重唱——左手所奏优美旋律中,民歌式的三、四、五度音程带着长长的余音,与右手 16 分音符的背景音响形成鲜明的时空对比。这乐章的高潮在它的第三段的开头,由低声部奏出不完全的主题。第三乐章《山里人之舞》用回旋曲式,有喜庆的节日气氛。作曲家在把各种不同的复杂情绪成分——粗犷与温柔、玩笑式与激动的幻想等等结合在一起时,表现了出色的才能。也还有具体描写,例如第 126 小节, F 上的颤音 (tr) ,就像竹笛声。乐曲充满对生活的欢乐的领会和感悟,最后在狂热的舞蹈主题中结束全曲。
由吴祖强、杜鸣心于 1960 年合作改编的《鱼美人选曲》,包括了《人参舞》、《珊瑚舞》、《水草舞》、《草帽花舞》、《二十四鱼美人舞》和《婚礼场面舞》等钢琴独奏曲,是 60 年代中国钢琴音乐中的重要作品之一。作者吸取民族音乐土壤中的营养,给予时代的新意,在充分发挥钢琴技法的同时,注入了新的和声色彩,风格别致。每首小曲均可以单独演奏,其中的《人参舞》、《珊瑚舞》、《水草舞》和《婚礼场而舞》,更是钢琴家乐于选奏和听众乐于接受的精品。
新中国成立后的 17 年,钢琴音乐创作可说是硕果丰收,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而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新颖而群众化;感情纯朴而充满乐观向上、明朗的新时代精神气质。在创作技法上,民族音调的使用鲜明、突出,对和声的民族化有较多新的探索。多数钢琴曲结构严谨,对钢琴性能的发掘和钢琴化手法的运用方面,比以往早期钢琴曲更为丰富。但这个时期钢琴曲写作上存在的一般问题是受西方浪漫主义表现技法与风格的影响颇重。于是,摆脱“民歌加和声”的创作思维模式的束缚,大胆探索新技法,创造新的民族风格,已成为此后闯出一条发展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新路的突破口。正当钢琴艺术界开始警觉到这一点,并在 17 年来的发展基础上继续为之奋进时, 1966 年 6 月,一场空前的民族文化大灾难降临了。 |